如今我仍記得當年走出戲院時,心中壓抑不住的熱烈激動。我那時有一個強烈的念頭:國片要起來了!
那是第一次,我在台灣的電影裡,找到自己想看的東西,且遠比我所期待的還要棒上十倍。
那之後好幾年間,我一直等待著,但就像等待王建民復出一樣,總是一再落空。台灣的電影仍舊一樣,去看那些電影像是去外婆家吃飯,實在讓人提不起勁。(請不要誤會,我對台灣的電影大師十分敬佩,過去我們在坎城影展的世界地圖上,可是佔有中國大陸那麼大的面積呢。)於是我在十幾歲的青春年紀裡,始終不斷問著同一個問題:為什麼沒人拍我們想看的東西呢?
但幾年前終於開始轉變。我們有了「不能說的秘密」和「九降風」,有了「海角七號」和「陽陽」。到了去年,我們終於出現了「艋舺」。對於一個像我這樣嗜暴力美學如命,奉杜琪峰、北野武、朴贊郁為神的傢伙來說,台灣電影終於給了我一個回家的理由,我再也不用流浪在日本香港和韓國的黑幫之間了。(儘管多年前的張作驥就讓我轟轟烈烈的見識了台灣黑道,但那始終都還差了一點,就差了那兩個膚淺的字,商業!)
以一篇討論自己小說改編電影的文章來說,我似乎離題太遠太遠了。但對於一個積怨了十幾年的台灣影迷來說,有些話實在是難以忍住不說。
好吧,如果「那年夏日天光大作」要改編成電影的話。我希望導演是鍾孟宏。他的影像有格調,說故事也有技巧,重點是他擁有商業潛力。但如果世界上有「導演融合機器」的話,我滿希望張作驥和林書宇可以融成一個人,然後來導我的小說,那就十分十分殺了啊!
至於演員,我想可能還是得用新人才行,就像當年「藍色大門」的桂綸鎂和陳柏霖。一個傳奇的序章就此展開,這樣不是很浪漫嗎?
我想,對我來說電影始終是一個娛樂。但娛樂不代表廉價低俗,而是要追求最高品質、充滿風格的痛快娛樂。想想看,我們有多少次在漆黑的電影院裡,被好萊塢的預告片衝擊到緊握拳頭,口乾舌燥顫抖不已,恨不得電影明天就上映?而我們又有多少次被台灣的電影預告片感動呢?
當張藝謀都翻拍了柯恩兄弟的黑色電影,請來好萊塢的一哥合作年度大戲,我們為什麼,為什麼不能有一個麥可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