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 BenQ 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決審會議紀錄
第四屆 BenQ 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 決審會議紀錄
■ 主持人:小野(導演、編劇、劇場演員)
■ 決審委員:小野(作家、編劇)、陳玉慧(劇場編導、作家)、鄭芬芬(導演、編劇)、蔡國榮(電影評論、作家、編劇)、駱以軍(作家)
■ 時間:2014年6月17日下午
■ 地點:台北內湖明基電通
■ 入圍決審作品:《22個女人划條船》、《出路》、《艾黛爾戴斯》、《完美的主意》、《命運之河》、《家》、《時心鐘》、《烏瑪》、《期限》、《當年事》、《錢柏漢》、《靈魂APP》
第四屆「BenQ 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共有275件作品參賽,競爭激烈。決審評審小野說,一年一度徵件以電影為發想的電影小說獎,每年都有破百件作品參與,實屬不易。第四屆投稿作品的故事內容與敘事風格,多以科幻、武俠、類日本動漫的作品居多,講述時空跳躍、失憶與架構異次元世界的科幻想像,挑戰各階段評審的哲思辯證,與文字所創造出的閱讀畫面感之間的思維連結,這類的電影小說,需透過事件的堆疊與情節的推展,累積出故事的衝突與文字畫面感,更有賴作者運用巧妙的書寫,經營小說故事的鋪陳。以初審、複審、決審三階段評審的「BenQ 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集結21位知名文學家、評論家、電影編劇與導演共同評選,由小野、陳玉慧、鄭芬芬、駱以軍、蔡國榮擔任決審評審,並由小野擔任決審會議主席。
開場白
主席小野作開場白,請評審先各自勾選5篇作品,統計票數後,再進行作品的討論。
【第一輪投票】
《22個女人划條船》3票、《出路》1票、《艾黛爾戴斯》4票、《完美的主意》1票、《命運之河》3票、《家》1票、《時心鐘》1票、《烏瑪》3票、《期限》4票、《當年事》4票、《錢柏漢》0票、《靈魂APP》0票。
投票統計結果,決審評審的票數都還蠻集中在幾件作品上,決審評審們均同意先淘汰第一輪投票中,未獲得評審票數的作品《錢柏漢》與《靈魂APP》。決審評審開始討論對於本屆作品以及「BenQ 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的評審標準與感想。
電影小說需推展吸引人的情節
首次參與「BenQ 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評審的駱以軍,認為這次閱讀到與過往參與小說獎評審時,非常不同的投稿作品。駱以軍說,此次的決審作品,大致上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受日本動漫影響,描述本來在日常生活中的人物,被捲入一個扭曲的時空,然後作者在小說中啟動一個推理,帶領讀者去破解一個謎題。一類是利用一個比賽,來創造整篇故事的高峰,然後在這比賽的組合中,作者去展現每個人物角色的身世與個性。另外,就是偏向好萊塢科幻片的創作手法,科幻小說的作品就需要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內在邏輯。駱以軍認為,從小說創作的角度來看,「BenQ 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的篇幅其實是屬於長篇的小說作品。所以,作者在作品中對於角色、細節與人心的掌握的處理更顯重要,同時又需要推展一個吸引人的情節,讓小說能夠說服導演與編劇,有機會成為電影製作。駱以軍認為,本屆進入決審的作品都是題材有趣的小說,作者們也具備創造影像畫面感的能力。
創造具有韻味的電影小說
擔任三屆複審的鄭芬芬導演,今年首度擔任決審評審。鄭芬芬說,每屆評審的重點,都在於閱讀電影小說時,會留意作品是否有給予讀者一個韻味,可以打動讀者。像《時心鐘》這篇作品,雖然文字非常淺顯,但作者在作品裡安排存在一個小小的哲思,這樣的鋪排讓《時心鐘》這篇故事變得深刻,更令人期待作者未來作品更具宏觀視野的爆發潛質。而屬於歷史類的故事,或者虛構時空的科幻小說,鄭芬芬則期待作者能夠提供讀者一個新的視野、詮釋的角度或辯證,來引導讀者進入並觀看一段過往發生的事件,或者一個不存在的時空世界,作者如何安排事件的發生,就能夠創造出作品不同的氛圍及韻味。
著重人物角色的刻畫
蔡國榮認為,既然是「電影小說」,因此對於作者在小說作品中所創造的電影感、事件、畫面、影音以及作品的組構,就會是評審時的考量。而作者如何運用小說文字的魅力來表現作品的意涵或者意境,當然也是不可或缺的重點。另外,蔡國榮更著重於小說故事的敘事意義,作者如何在作品中所表現人生、剖析人性,會是本次評審「電影小說」的首要標準。
營造出戲劇的衝突
陳玉慧表示,主要是以小說題材的選擇、戲劇衝突的建立、故事情節的推展以及文字表現的意境,四個面向來進行電影小說的評選。作者在創作時,都應該要埋下一個戲劇的衝突。作者想要透過作品說明的東西,就會從這個衝突中被建立起來,透過衝突去創造作品的畫面感,像《命運之河》的影像畫面感就很強,能夠在讀者腦海中形成深刻印象。陳玉慧說,作者可嘗試以三幕劇的結構來創作,將作品中的戲劇衝突完全的彰顯出來。因為「BenQ 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是希望提倡好的小說、好的劇本,鼓勵敘事書寫的創作者們。
嘗試處理現實生活的題材
小野提出電影小說應該要考慮到在戲院上映的票房。小說中創造了哪些有趣的人物角色、故事情節來吸引觀眾?是否具備當代的精神內涵能夠提供給電影圈多一些的題材?都是重要的考量基準,並且鼓勵電影小說的創作者,可以嘗試處理人性與現代社會生活處境這類的題材,讓電影小說更具當代感。
決審評審們討論完對於「電影小說」的評審標準後,便針對有票數的每件作品開始討論。
1票的討論
《出路》
蔡國榮說,像《出路》這篇描寫華僑南洋開拓史的小說,是非常少見的題材,作者對歷史的理解非常的深刻,但這篇作品並沒有對人物角色的描述,徒具形象,如果站在電影小說的角度來看,就會難以去創造令觀眾印象深刻的主角來貫穿整個架構複雜的故事軸線。鄭芬芬認為,《出路》講的是一個幫派鬥爭,但作者並沒有運用這些歷史事件,給讀者一個更新的觀點或更新的認識。駱以軍說,《出路》將歷史事件堆疊得太過複雜,使得作者無法在小說內容中去突顯人物的個性來讓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陳玉慧認為,《出路》是少見以歷史為創作的題材,作者對歷史研究的透徹,但小說內容迷失在龐大的歷史事件中,無法將故事情節流暢的推展,甚為可惜。
《完美的主意》
小野覺得《完美的主意》這篇作品蠻有戲劇性的。小說的故事,還有作者針對每一個角色的心理過程,看起來也許很鬆散,但故事的情節卻很清楚。駱以軍認為,《完美的主意》運用類似競賽或不可能的任務,把一群各自命運的角色栓在一起,在這個組合中,作者去展現角色人物各自的身世,或滄桑,或創傷,但角色人物在故事中並不鮮明,讀來並不令人印象深刻。
《家》
鄭芬芬說,《家》這篇作品是用狗的世界來看這個社會,這本來是一個很特別的出發點,一個背景介紹,可是作者的視角並沒有真的從狗出發,而是人類擬狗類的視角。蔡國榮認為《家》與白先勇的《孽子》有相同的味道,描寫個體尋找群體的認同,還有對親情的渴望,但結局是靠善良的人類角色來介入完成,令人扼腕。
《時心鐘》
鄭芬芬力推《時心鐘》這篇作品文字淺顯易懂,作者於故事中放入的哲思與內容的鋪排具有當代感,是能受時下年輕人接受並會形成討論的一部作品。陳玉慧認為《時心鐘》的題材非常好,作者雖發揮有限,仍創造出影像的趣味。蔡國榮雖然認為《時心鐘》的人物角色個性模糊,但仍舊不失為一篇能被改編成電影的好作品。駱以軍認為作者在《時心鐘》裡啟動一個推理,結構簡單明確。小野說《時心鐘》的文字雖然粗痞,但讀起來節奏非常的強,反而具有一種現代感,作者在內容陳述中投射現在台灣社會的樣貌,有其趣味。
3票的討論
《22個女人划條船》
小野說,《22個女人划條船》裡的人物角色,是有機會被改編成電影,小說也很像電影故事。而鄭芬芬則表示,《22個女人划條船》的結局讓人有點困惑。這篇小說以22個女人的故事,然後把每個人都拉到那一條船上,這個部份作者描寫得很好。但是,最後的結局,居然是要靠耍小手段贏了比賽,這個結局破壞小說前半段對於人物角色的經營。蔡國榮說,這篇小說在表現人情練達的這個部分很傑出,但是這22個女人的故事跟划船之間的關聯,結合的並不夠緊密。駱以軍認為,作者在小說裡創造的價值善惡,只是在於是否為同夥人,或許,讀者觀看的視角是同情的,但小說裡想描寫的情境,卻好像無法讓讀者確實的感受到。陳玉慧認為,《22個女人划條船》的鄉土味很重,但卻沒有透過人物角色與事件來營造出小說該有的戲劇張力。
《命運之河》
鄭芬芬說,《命運之河》具備影展片的規模,故事描寫一位一直拯救他人的父親,卻拯救不了自己的女兒,這份悲慘的情感,打動人心。陳玉慧認為,《命運之河》的兩條故事軸線雖然編織的不夠緊密,但作者經營很強的畫面感,故事人物的情感也讓人動容。小野表示,《命運之河》掌握人性,作者能夠創造電影影像的魅力。蔡國榮說,《命運之河》以五個敘事角度纏繞「命運」主題,作者對命運之中的人性描寫相當深刻。駱以軍認為,作者在故事一開始就創造了一個很漂亮的設定,讓角色人物囚困在宿命之中無法逃脫,作者處理小說畫面的構件都非常寫實,是一篇可以用台灣的資金拍出來的電影小說。
《烏瑪》
蔡國榮說,《烏瑪》是本屆決審作品中,也是講述記憶的一篇作品,作者筆下失憶的警察,設定的討喜可愛,駱以軍則認為作者捕捉住黑色喜劇的元素,瞎鬧一場的故事情節,結局卻是沒有人得到救贖,推陳出新,非常巧妙。鄭芬芬說,《烏瑪》以事件來推動故事發展,結構完整,敘事流暢,觀點不紊亂,主角成功發揮了引導觀眾觀察社會、也觀照其人生的角色作用,以懸疑起頭,以情感作結,很具有大眾性。
4票的討論
《艾黛爾戴斯》
蔡國榮說,《艾黛爾戴斯》的結局翻轉,最後敘事主角「我」就是兇手,其實這個結局安排在推理小說中是個大忌。作者對故事的鋪陳不夠,最後用雙重人格來解釋,有點牽強。鄭芬芬認為,《艾黛爾戴斯》類似日本著名漫畫《死亡筆記本》。小野說,作者天馬行空的奇想算吸引人,但作品在歷史的細節上,的確是出現蠻多的錯誤。駱以軍說,作者想要動員一個他想像中的60年代,包括這些人死在他們各自不同的歷史裡。可是,因為作者創造出的小說時代感怪異,會讓讀者無法進入。
《期限》
陳玉慧說,《期限》的故事內容以「時間」和「記憶」作為題材,作者透過虛構的世界表現「生存的離散」,又具備科幻小說的創作元素,非常難得。鄭芬芬認為《期限》雖故事情節不足,但《期限》中的幾場哲思辯證都非常精彩。小野說,《期限》作者將「記憶」轉換成生存的能量,指涉人活著的意義,和當今台灣社會的年輕人所面臨到的不安與焦慮呼應,很有當代感。駱以軍說,《期限》裡的哲學討論都沒有重複,作者討論關於上一代人想把我們的記憶資產留下來,下一代人又更焦慮,會問說那我們的生存空間在哪裡?我們的記憶檔,我們的感受空間在哪裡?當這個國度變成一個開始窮困的國度的時候,很大部分都會產生這樣一個管理上的問題。蔡國榮認為,《期限》在科幻的部分做了很好的平衡。作品的邏輯,加上作者的論辯,始終膠著在思想控制,或者是親情淡薄上面,作品內容不離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雖然作品文字讀來乾澀,但敘事的方式也符合小說的風格與題材。
《當年事》
陳玉慧認為,《當年事》的文字很棒,作者經營小說的韻味,還有對於京戲都寫得非常細緻到位,胡琴要怎麼配旦,怎麼拉,都非常傳神,讓作品有某種很特殊的電影感,就有一點向京劇致敬,或向樂師致敬的味道。駱以軍說,作者寫戲劇舞台上人物角色的衣裝神氣,還有作者對於琴的細節描述,都非常具有美感。這篇作品會讓人想起王安憶的《小城之戀》,在一個很緊密的人際關係裡,發展出特殊的人際關係與人物之間的情感。小說描述的細節,能提供給導演的訊息很多。蔡國榮認為,《當年事》所經營出來的文字魅力是令人折服的,遣詞用字的玲瓏剔透,文義的深入淺出,作者對文字的掌控力很高,小說創造的影像感也不弱,情境雖然不是我們熟悉的,但是我們都可以想像得出來。小說人物的感情都還值得追味,處處流露出「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一篇作品。
【第二輪舉手表決】
第二輪投票,評審針對1票的作品進行舉手表決,《出路》0票、《時心鐘》3票、《家》3票、《完美的主意》3票。主席小野說,《出路》就先淘汰。保留《時心鐘》、《家》跟《完美的主意》,進入最終回的作品確認有《22個女人划條船》、《艾黛爾戴斯》、《完美的主意》、《命運之河》、《家》、《時心鐘》、《烏瑪》、《期限》、《當年事》,並針對以上9篇作品,給予1到5分。
【第三輪分數統計】
第三輪分數統計結果為,《22個女人划條船》1分、《艾黛爾戴斯》2分、《完美的主意》1分、《命運之河》21分、《家》1分、《時心鐘》10分、《烏瑪》2分、《期限》14分、《當年事》23分。
主席小野說,從評分加總的結果還蠻集中的。那如果是按照加總總分看來,《當年事》是第一名,《命運之河》是第二名,《期限》是第三名,《時心鐘》是佳作。有沒有評審對於這樣的排名有異議?鄭芬芬表示,希望幫《時心鐘》拉票,因為《時心鐘》被拍成電影的可能性比《期限》來得大。小野請評審們再確認一次。《當年事》跟《命運之河》因為分數差距不大,這兩篇作品再請各位評審舉手決定哪篇作品是首獎。(評審舉手投票,《當年事》3票、《命運之河》2票)確認《當年事》是本屆的首獎,《命運之河》是本屆的貳獎。《期限》、《時心鐘》兩篇作品,再請評審決定哪篇作品獲得參獎。(評審舉手投票,《時心鍾》3票、《期限》2票)鄭芬芬拉票成功,那我們就確認《時心鐘》是本屆的參獎,《期限》確認是本屆的佳作。另外一篇佳作要從《22個女人划條船》、《艾黛爾戴斯》、《完美的主意》、《家》與《烏瑪》中選擇。(評審舉手投票,《22個女人划條船》0票、《艾黛爾戴斯》0票、《完美的主意》0票、《家》0票與《烏瑪》4票)另一篇佳作確認是《烏瑪》。
第四屆「BenQ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得獎名單:
首獎《當年事》,常凱/常小琥
貳獎《命運之河》,洪茲盈
參獎《時心鐘》,張邇瀚/奇蹟
佳作《期限》,呂志鵬
佳作《烏瑪》,高國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