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與小說的絮語-我們不知道我們已經完美
文/盧郁佳
讀小說《控制》(本文難免揭露懸疑情節,讀者慎入):太太一路偽裝被害者,其實是借刀殺人慣犯。我讀得急,沒開竅看出原因來,似乎指她天生邪惡。這我不能接受,世上沒有人天生邪惡。當時,我只能把它當成犯罪小說結案。等看了電影慢慢鋪排,才看懂小說:美貌聰慧富家女不想淪為一般夫妻那樣全無熱情,所以放棄主流富家子選項,嫁了另類酷作家。未料,婚前浪漫的老公,婚後照樣失業頹唐、敗光她的財產、又外遇,陷她於絕境。她盡擲落空,不堪損失,扮失蹤詐死,誣賴老公殺妻,作為報復。但只要老公回頭,她樂於復合。這不是一個最平凡的台灣女人嗎?民視復仇劇的仇家互罵,只是在《控制》連環毒計跟前、顯得有勇無謀,但和《控制》演的是同一種情緒。
婚前,她相信酷作家要的是瀟灑不羈的「酷女孩」,所以她努力扮演酷女孩,將老公把到手。亦即她覺得自己(真我)不夠好,假裝成酷女孩(假我)才夠好。她必須努力上進扮演別人,才會被接受、被愛;若憑她自己,沒可能。為什麼她會這樣想呢?來自過去:因為她父母是暢銷系列童書作家,從小,父母對她有何不滿,就讓童書中理想化的女主角(假我)做得比她更好更合意。相形,她(真我)不夠好。而這態度也導致了未來演變:丈夫外遇,對她而言,表示她又不夠好了。她得否定這痛苦,用報復告訴老公「不是我不好,是你不夠好」;或者屈服於這痛苦,只要老公肯回頭,就表示她夠好,痛苦也會消失,所以她配合。
我們豈不都從小被培養成這樣的魔物嗎。父母依照自己的人生缺憾,塑造理想化的兒女;與現實比較後,不斷否定現實中的兒女,控制兒女往父母理想的方向發展。於是養成我們習慣執迷,為別人毫無惡意的反應(例如老公外遇、孩子不照我們的理想填科系)而受苦;又為了逃避痛苦,而想要控制別人。我們會動手逼別人壓抑反應,奢望別人的自然反應就符合我們要他做的,結果一定失望。她婚姻喪失熱情,不是老公不酷,而是因為控制人我。
父母寫書向大眾捏造一個比她更乖的她,讀者越對號入座,她越清楚自己不夠好。所以,她報復老公,也是向大眾捏造一個比老公本人更差勁的殺妻形象。她把父母對她的控制,用在老公身上。看似報復老公,實是回應父母。我覺得悲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