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ESG 永續策略工作坊」跨界師資挹注 ESG 競爭力 培育集團永續發展文化
            迎面而來ESG綠色浪潮,全面改變台灣產業樣貌,明基佳世達集團積極接軌國際趨勢,掌握提升ESG競爭力的黃金時刻, 2022年加入RE100和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BTi),2023年遞交 SBTi 目標審查,承諾2030年供應鏈減碳30%、2040年100% 使用再生能源,以及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 明基基金會挹注ESG系列教育與證照課程,培力集團與供應鏈夥伴的永續專業人才。9月5日至9月6日,明基基金會攜手天下永續會舉辦「ESG永續策略工作坊」,匯集產業界、學術界與科研機構重量級師資,引路集團永續工作同仁們,激盪思考創造正向價值,鍛鍊永續轉型的策略思維。
深化永續人才關鍵能力  共創企業永續策略行動
佳世達總經理黃漢洲致詞時以切身經驗交流ESG議題,包含日常所見環境正因人類活動的干擾,而以驚人的速度被破壞與消逝,提醒著環境保護的緊急迫切與重要性;集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不僅支持社區發展和公益事業,也期望同仁間相互關照,兼顧工作與生活平衡,共建幸福健康的職場文化。在不斷優化事業的同時,集團將加速推動永續發展,為股東、員工及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穩步邁向實現永續經營的長期目標。
佳世達總經理黃漢洲致詞時以切身經驗交流ESG議題,包含日常所見環境正因人類活動的干擾,而以驚人的速度被破壞與消逝,提醒著環境保護的緊急迫切與重要性;集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不僅支持社區發展和公益事業,也期望同仁間相互關照,兼顧工作與生活平衡,共建幸福健康的職場文化。在不斷優化事業的同時,集團將加速推動永續發展,為股東、員工及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穩步邁向實現永續經營的長期目標。

跨領域專業交流與協作  盤點永續資源掌握機會
天下永續會負責人熊毅晰總論工作坊規劃表示,天下雜誌作為最早倡議企業永續的媒體,一路與企業攜手展開一場ESG的進化旅程,強調過往企業著重追求永續合規,當今則須對所有利害關係人負起完全責任,  積極創造「Net Positive」(正效益模式)。工作坊提供學員之七大主題課程,引領具備永續策略思維,將永續與ESG內化成工作與管理的DNA。 
ESG總論及國際趨勢洞察/天下永續會負責人熊毅晰:解析2024永續三大關鍵與九大趨勢,包含策略—永續轉型策略;轉型-低碳轉型、轉型金融;風險與機會-淨零、地緣政治、生物多樣性、人才短缺、循環經濟、資訊安全。盤點企業ESG痛點,亦是布局商機與成長機會。
永續素養調查/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企業推動永續轉型上,「員工」為轉動轉型齒輪的關鍵,真正的轉型必須「人人都要ESG」,而員工的「永續素養」將是面對挑戰的重要條件。將於佳世達展開「永續素養大調查」,強化同仁對永續的認知度與行動力。
企業人權暨 DEI 的國際趨勢/東海大學企業永續影響力中心執行長許家偉:人權議題不只針對勞動者,亦涵蓋氣候危機、5G應用等面向。藉由多行業於「人權盡職管理調查」之實際執行案例,指引集團內部盤點人權風險並掌握機會。
碳定價趨勢/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羅時芳:建立當今與「碳」相關的碳定價知識,包含碳費(稅)、碳交易和內部碳定價,並剖析企業導入各類減碳工具的關鍵思維。因應企業永續長期價值,提供集團未來實施「內部碳定價」之行動建議。
供應鏈氣候管理策略/東海大學企業永續影響力中心總監陳耀德:SBTi為協助企業設定一個確實避免氣候變遷衝擊的減量目標,且不能只納入自身營運的溫室氣體排放,還須與價值鏈夥伴一同達成才可。了解永續供應鏈碳管理策略如何設計與實施,以達成集團減碳路徑。
社會影響力提升心法/天下雜誌永續會顧問顏和正:擴大社會影響力之四大策略包含長期投入、跨界串連、議題設定、創新創意。參考多元典範案例之心法,激勵企業深耕核心職能,回應利害關係人對永續的期待與需求。
自然碳匯與水土保持/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主任詹勳全:認識自然碳匯中的綠碳(森林碳匯)、 藍碳(海洋碳匯)、黃碳(土壤碳匯),了解其在減緩溫室效應、淨化空氣、穩定生態等方面之重要性,降低人類活動的負影響及加強水土保持,是實踐減碳增匯的有效手段。 除了上述專題講述,同時也設計分組討論和永續行動發想的workshop,學員們互動熱絡,探討如何增進企業影響力、精進人權議題管理機制、推動供應鏈ESG、落實水土保持等議題。
多位學員表示工作坊內容豐富且實用,不僅能在實際工作應用這些知識,更通過實作演練與同仁激盪靈感、收穫講師即時回饋。因應永續趨勢議題不斷更迭,未來將持續開辦集團永續系列課程,與跨領域專業合作,強化企業員工及供應鏈夥伴的ESG執行力,集結更多的認同和力量,打造集團韌性體質並擴散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