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
教育部「數位機會中心輔導計畫」

實踐偏鄉社會共融 連續四年獲 TCSA 台灣永續行動獎

實踐偏鄉社會共融  連續四年獲 TCSA 台灣永續行動獎

明基基金會以「從科技影響力出發,實踐偏鄉社會共融」具體績效,連續四年獲TCSA台灣永續行動獎,肯定明基基金會長期以教育為本,連結經濟、文化、社會面向的策略,努力邁向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自2008年執行教育部「新竹縣及苗栗縣數位機會中心輔導計畫」,長期走入農村社區、深山部落,從教育、經濟、文化、社會面向有系統的輔導,加值新興科技導入與品牌美學的核心能力,數位教育鏈結地方創生趨勢,培養 DOC「小農職人」、「百工職人」活絡家園經濟,影像紀錄竹苗客庄、泰雅族部落人文歷史故事,協力社區夥伴與產業、經濟、環境、社會共生共榮。以數位力量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好,永不停歇為實踐偏鄉數位平權而努力。

2024 TCSA 台灣永續行動獎 金獎 
小農職人 永續家園經濟
明基基金會秉持集團願景「實現科技生活的真善美」, 連續18年執行教育部「新竹縣及苗栗縣數位機會中心輔導計畫」( DOC 計畫 ),精進偏鄉地區民眾的數位應用力。挖掘農鄉小農職人珍貴價值及現況困境,以「永續家園經濟」為核心,推動《竹苗 DOC 群聚力量大》行動方案,從終身學習、養護土地、綠色消費、永續城鄉面向達成穩固農鄉永續發展之目標。 農鄉生態在實踐永續發展目標中扮演關鍵角色,除了提供優質食物,還肩負生態環境維護、社會文化傳承等功能。明基基金會長期挹注數位學習資源, 走入農村社區、深山部落,從教育、經濟、文化、社會面向作系統輔導,培養「小農職人」、「百工職人」活絡家園經濟,影像紀錄竹苗客庄、泰雅部落人文地景故事; 精進竹苗地區民眾的數位應用力,關注地方重要議題,搭建企業與社區的橋樑,從小農職人培力延伸至社區永續農業,以影響力帶動集團員工綠色消費,成為在地社區堅實的夥伴。 以「永續家園經濟」為核心, 藉由「竹苗DOC群聚力量大」行動號召小農職人,建構城鄉合作夥伴關係(SDG17)為主軸, 培育小農學員數位教育(SDG4)、包裝設計、品牌加值到市集銷售(SDG8),累積輔導52位DOC職人,涵蓋不同性別、年齡及族群(SDG5),推動農鄉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共融發展(SDG11)。 多年來集結眾多小農職人,透過《DOC小市集》行銷曝光,舉辦線上線下銷售活動,向集團企業及外部客群推廣友善耕作、文化保存等農鄉議題;長期帶動集團員工參與濃農務採收勞作,累積認同感與信任度,激勵小農職人提升產品及服務品質,促進消費端持續性採購(SDG12)。正向互惠的循環形成農民永續經營的支持系統,2021-2023累計行銷金額5,855,903元,有效穩固家園經濟及匯聚社區產業動能,擴大社會共融影響力量。

2023 TCSA 台灣永續行動獎 金獎
DOC志工小旅行   旅行志工永續城鄉價值
明基佳世達集團願景「實現科技生活的真善美」,自2008年起,投注集團力量支持明基基金會進行社會共融行動,結合SDGs目標,執行教育部「偏鄉數位應用精進計畫」,輔導新竹縣、苗栗縣十五鄉鎮數位機會中心 (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 DOC),致力於偏鄉數位平權,協助中高齡、原住民族、新住民、身心障礙者及婦女等數位落差高關懷群族,精進民眾數位應用力,提升小農行銷經濟力,形成與在地社區堅實的夥伴關係。 透過DOC的夥伴關係,長期關注竹苗地方發展議題,推動企業與社區合作及家園經濟。《DOC志工小旅行》帶領集團員工下鄉勞動服務,行走流汗體驗不同的生活型態,激活社區社群的凝聚力,與地方團體、社區耆老、學校單位、小型生產者等利害關係人緊密溝通,建立在地觀點的行銷支持系統,實踐偏鄉永續經營之願景。 《DOC志工小旅行》連續十年號召集團志工走入社區,親炙農務勞作與環境教育,認識竹苗豐富的人文地景產。持續反饋於企業團購長期支持小農純淨農產,十年來參與志工達3783人,友善採購逾2800萬元,2020至2022年友善採購840萬元,傳播DOC的經營模式與經濟價值,擴大社會共融影響力量。

橫山數位機會中心|2022 TSCA 台灣永續行動獎
復興茶路建立地方品牌   《沙坑紅寶》豐富社區產業
明基基金會以新竹縣「橫山數位機會中」(橫山DOC,設立於沙坑村) 作為社區產業發展基點,實踐數位教育及品牌行銷策略,積極帶動當地茶師、茶農交流學習,以關懷土地、永續發展的理念出發,催生出「堅持不灑農藥、不使用化合肥」以自然農法栽種的地方品牌《沙坑紅寶》。 《沙坑紅寶》以地方信仰中心三元宮、木作拱橋及白鷺鷥,作為主視覺設計,轉譯地方意象成為向外溝通的共同語言,品牌故事及友善耕作精神,獲得新竹縣十大伴手禮、金牌農村選拔、台中春季國際旅遊大展、FOODEX日本國際食品飲料展等國內外展覽曝光推薦。 《DOC 志工小旅行》採茶勞作引路旅人走入社區,茶農志工精進數位學習,開創茶產業與文化、 教育、 社會面向結合, 達到地方創生深耕發展的良善循環, 凸顯《沙坑紅寶》與社區居民的關聯,以及橫向連結所帶來的共榮價值。

公館數位機會中心|2021 TSCA 台灣永續行動獎
創建社區永續:百年石墻村   數位共融新典範
明基基金會長期輔導苗栗縣「公館數位機會中心」 (公館DOC,設立於石墻村),結合集團核心能力:資通訊科技、 數位行銷、美學設計、品牌意識,發展六大數位力課程模組,「學習行動力」、「故事影像力」、「品牌行銷力」、「農作勞動力」、「飲食文化力」、「山風友誼力」,從學習開始,將數位科技融入生活,引導石墻村民運用數位工具改變生活,行銷小農品牌、提升在地紅棗、芋頭、稻作的經濟產值。 帶領石墻村民善用數位工具,以影像力培養、農村美感及數位行銷作為主軸的長程學習計畫。2020年,以建庄二百年紀錄片《石圍墻村語》與故事牆《走入故事的AR擴增實境視界》虛實整合成果,入選教育部亮點露出,成為數位創新典範,將石墻村的墾拓文化、人物故事在島嶼臺灣放送傳遞。

明基基金會|竹苗輔導團隊 2021 TSCA 社會共融領袖獎
從科技影響力出發   實踐偏鄉社會共融
2003年成立,明基基金會從「傳達真實親善美麗的感動」的願景出發,投入數位機會、良善教育、文化價值、環境永續四大主軸議題發展,向外影響促進社群正向力量,對內深化企業文化培養,企業的社會責任,在於培育優秀人才,並形塑成為良善的社會公民。 多年來行遍台灣偏遠鄉鎮,投入集團資源與新興科技教育,提升弱勢學童、社區民眾、原住民與新住民婦女的數位素養與應用技能;持續十四年支持農民「友善契作」、認養稻田遍佈島嶼北、中、南、東部,面積逾110公頃,帶領明基佳世達員工眷屬走入土地,捲袖彎腰體驗農作辛勞,認知珍惜得來不易的大地資源。 數位加值台灣行腳,2008至2022年,明基基金會執行教育部「新竹縣、苗栗縣數位機會中心輔導計畫」,具體實現社會共融美好願景。走入農村社區、深山部落,從教育、經濟、文化、社會面向做有系統的輔導,培養「小農職人」、「百工職人」活絡家園經濟,影像紀錄竹苗客庄、泰雅部落人文地景。以數位力量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好,永不停歇為實踐偏鄉數位關懷而努力。

 

 

底部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