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DOC志工小旅行 No.4》走讀關西長壽之鄉 仙草採收土地見學
            時序入秋,白露過後的仙草,膠質最為豐富,是仙草最合適採收的季節。明基基金會帶領50位志工及眷屬,深入新竹關西新力社區,參與白露時節仙草田裡的採收工作。豐美的仙草田裡,在地擁有140年歷史的「新樂軒鑼鼓隊」迎賓的鑼鼓聲響徹田野,平均年齡高達80歲的團員們,用演奏傳承文化,熱情的笑容與活力也感染在場的每位志工。
台灣約有90% 的仙草產自關西,由於一年僅能一收,與農村的生計緊密相依。中秋過後,仙草陸續進入收穫期,採收時需用鋤頭整株掘起,將泥土敲落,再曝曬等待成捆販售。志工多為農作初心者,第一次拿起沉重的鋤頭,身體搖搖晃晃,卻也躍躍欲試。仙草農細心指導志工如何施力掘斷草根,傳授如何「掀起仙草的蓋頭來」,農活中無數的技巧和經驗,讓志工隨著勞動的過程更深有體會。匍匐於地的仙草,頑強地與泥土糾纏在一起,四五個人圍著仙草株,有人小心挖鬆泥土、有人翻起根部,大家協力搬運收成的仙草,揮汗如雨,仙草農們見狀欣慰一笑,這群幫手一起見證了農人平日的執著與耕耘。
品味古法柴燒仙草 收藏成捆豐收乾草
勞動之中,田邊飄來濃郁的仙草香氣,由關西耆老手工打造的古樸大灶,運用敷泥砌磚的傳統技法。下橫坑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羅金田理事長,親自為大家燒柴熬煮仙草汁,裊裊炊煙吸引在場志工,想親嚐剛煮好的仙草汁。志工品味後分享現煮的仙草帶著濃厚的草香和甘甜,伴隨著徐徐微風歇息閒聊,彷彿穿越時空,回到過往的農村歲月。
仙草曝曬完畢後,接著是捆紮以便庫存販售的流程。志工們協力將成捆散亂的仙草乾,層疊規整進木箱中,仙草農熟練地站在箱旁指導,擺放時要頭尾交錯、正反相折,現場大小朋友也嘗試腳踩進箱中,增加仙草乾的緊實度,新鮮的產地體驗,充滿樂趣。經過多番努力,仙草乾從木箱取出後近乎堆疊等身高度,志工嘗試舉起卻憋紅了臉,才發現成捆的仙草乾,重量遠比想像扎實。仙草農教導大家,儲放一年後的仙草乾,香氣才是最佳品質。新力集會所內客家三腳戲《仙草故鄉情》,以客家話娓娓道來仙草的傳說故事,台下志工專注聆聽。一連串的產地交流,志工對仙草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更加珍惜這份特別的體驗。

獨特手作仙草染布 走讀關西老街地景
仙草除了食用,也是豐富的天然染料,關西老街的大自在工作室曾秀寶老師,帶領志工使用仙草做為植物染劑,拿起手邊工具發揮想像力,將布料綁成不同的樣式,再放入仙草染液中加熱浸泡。待時間作用,染劑在布料上暈開,志工們小心翼翼地將布料拆開,有些出現了清晰的紋路,有些則呈現柔和的漸層,各自形成一幅幅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與仙草的各式親近,獲得珍貴且專屬的紀念品。
走過仙草田,也跟隨著當地嚮導的腳步,來到關西老街探索小鎮的人文風情。過往只是來關西觀光的志工,傾聽了東安古橋、石店子老街建築的故事,古色古香的紅磚瓦,訴說著關西悠久的歷史;石爺石娘的客家特色信仰,見證了客家人對子孫的殷切期望。駐足東安古橋,五孔石砌拱橋的建築工法,彷彿看見日治時期先民的智慧與勤勞,看著清澈的河水緩緩流過,感受微風拂面的愜意。漫步關西小鎮,不僅欣賞了美麗的風景,更深入了解了這片土地的文化底蘊。

見證仙草故鄉土地情 親身參與感動回饋
走訪新竹關西仙草之鄉,看見了當地仙草農對土地的深厚情感與辛勞耕耘,見證了人與土地之間的緊密聯繫。關西仙草承載著世代的記憶,用雙手守護著這片土地,也守護著傳統的農耕命脈。大地志工親臨仙草田,分享與土地親近的真實感受。
大地志工楊家頌:「採收仙草看老農民做起來好像很簡單,把蓋頭翻開鋤頭除三下,敲一敲讓泥土掉下來,我自己採收兩棵就滿身大汗了,這些老農民都很不簡單。我自己老家是在龍潭地區,就在牛欄河的上游,小時候就是會在那邊玩水,當時很單純不會去細想我們的生長環境有什麼歷史故事,但今天聽到了關於牛欄河及周遭小鎮的故事,我認為非常值得。」
大地志工梁美玉:「非常開心可以帶著媽媽一起來參加活動。一開始我跟媽媽都以為只是要拿鐮刀採收,結果我們是拿鋤頭,我覺得很重很辛苦,仙草採收是很難得的體驗。」
大地志工高子淵:「因為從小都在都市長大,所以不知道仙草實際長什麼樣子,特別帶小朋友一起實際來體驗看看,小朋友也第一次在田間玩耍、使用鋤頭,都覺得很新鮮。」
大地志工張語涵:「參加志工活動跟自己到關西玩的感受體驗不一樣。採收仙草非常好玩,社區準備的餐點非常美味,演出也讓人印象深刻。」
大地志工范文軒:「之前來關西都是以觀光客的視角,對仙草的認識就是餐桌的樣子,但是今天看到仙草從產地一路進行處理,到變成餐桌上的樣子,今天的活動很精彩。」
大地志工葉麗仙:「第一次知道仙草是怎麼製作,看見農民辛苦採收,感謝基金會的舉辦讓我能有不一樣的體驗。」
大地志工林采儀:「仙草我一開始以為是甜的,實際喝才發現原來是苦的,是會回甘的味道,很好喝!採收仙草時看起來好像都很簡單,後來我自己去做財發現真的好難。」
大地志工吳㮨耘:「在還未參與活動前,我根本不曉得經平常食用的仙草原型生長狀態是什麼樣子的。在仙草採收勞作時要頂著日曬付出體力的勞動,農作是一件蠻辛勞的事,謝謝這些辛苦種植的農家。」
大地志工陳明裕:「把一些歷史的傳承都維護及發揮光大,一些的客家民謠及表演都很精彩,留下列深刻的回憶。在實際體驗勞作後,真心體會到任何的農作物都有其辛苦的付出及事後的照料。」
大地志工劉澤惠:「一到仙草田,就可以聞到淡淡的青草氣息;勞作當下太陽很烈,但當風吹過時的心曠神怡,令人難忘。老師傅在指導說明如何採收、曬乾…等作業時,可以感受到師傅們滿滿對土地的熱愛及驕傲!」
大地志工姚筱蓓:「第一次看到仙草田、採收仙草,第一次在田邊喝仙草茶,很多的第一次體驗很新鮮有趣。原來小小一碗仙草從採收、等待熟成、到製作成食物過程都很不簡單,是辛勤工作的成果。」
大地志工江建昌:「還沒參與前,對仙草的認識僅僅就是一般的草而已,在參與此次活動後終於看過、認得仙草的真面目。從認識仙草、採收到變成仙草佳餚,都是一個很特別活動。尤其『大灶煮仙草』是讓我生長在都市的小孩難忘一幕。」
大地志工吳昕晏:「第一次親自參與仙草的採收,讓我體驗到了農作的辛勤與滿足。仙草在我的手中被採收下來,這份勞作讓我更貼近大自然,也對農民的辛勞有更深的體會。我也第一次接觸到植物染劑的製作,用仙草來染布,這種自然染色的方法,讓我感受到傳統工藝的魅力。」
